AAC出现于1997年,由Fraunhofer IIS、杜比实验室、AT&T、Sony等公司共同开发,目的是取代MP3格式,看参与研发的公司名字就可以知道,其中杜比、Sony都是音频大厂,确保了AAC有着不错的音质表现。一般来说,同样的码率下,AAC的听感会优于MP3。资源方面,Apple提供了较大的AAC音频,因此在苹果的设备中,包括iPhone,有着广泛的运营。
aptX是一种基于子带ADPCM(SB-ADPCM)技术的数字音频压缩算法,最早由Stephen Smyth 博士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由CSR公司进一步发展,并命名为aptX。本质上,aptX和上面SBC、AAC一样,也是一种音频编码格式,但是因为其低延时性,渐渐在蓝牙传输领域表现出其出色的一面。
此后,CSR被高通收购,所以如今看到宣传的时候,往往会写作Qualcomm aptX。并且得益于高通的大力宣传,aptX在安卓手机里面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而在aptX家族里面,还有着更进一步的细分。最基础的自然是aptX,码率方面与前面两者相当,但编码更为高效,使得声音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带来更好的听感。aptX LL,即aptx Low Latency,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低延时,延迟可以达到40ms以下,而人耳可以感受到的延迟极限是70ms,能够达到40ms基本就等于感觉不到延迟。这样的特点,对于玩游戏、看视频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LDAC是由索尼推出的无线音频编码技术,在2015年CES展上亮相,索尼非常粗暴地提高了信道,传输速率最高可达990kbps,相比SBC编码高出三倍多,可以说是目前无线传输中最接近无损编码的方式。Hi-Res音频经过LDAC的传输,还可以较好的还原高音质,而如果通过SBC传输,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2017年,索尼正式将LDAC技术开发给了Android 8.0系统,只此以后,安卓用户也可以用上这个这个原本只属于索粉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