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之前,由于RFID技术发展水平低,而且研发成本比较昂贵,导致它的应用范围较局限,大都应用于军事领域,而随着科技的发展,RFID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应用也越发广泛。就美国来说,美国政府一直把对RFID技术的发展应用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3],US国防部规定,零五年以后国内的军用物资全部要贴上射频标签,美国FDA也推荐2006年起在药品上使用射频标签,用以防止假药的流通。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独特特色的射频识别体系,建立了RFID标准,在硬件和软件研发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欧洲大部分国家对RFID应用的研究也比较早,比如Nokia、PHILIPS、SAP等在电子标签芯片上都研制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成品。中国在对RFID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在80年代后逐渐兴起,最典型的运用是我国居民二代身份证在身份认证方面对RFID技术的利用。目前,RFID技术主要应用在物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超市货物跟踪系统等领域中[3]。
RFID技术应用的普及性也让人们越发关注系统的安全隐私保护的问题,至今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安全策略被提出,有些专家提出了在物理层面上对其进行保护,比如Auto-ID组织设计的“杀死”标签机制,若是内嵌RFID标签的商品被售出,就启动该命令,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对物品的恶意跟踪,但一旦启动了该命令,标签便不能够再次利用,浪费了资源;利用静电屏蔽原理,把标签放置于一个封闭的金属容器中,阻挡外界信号的进入,但这也阻挡了合法读写器对其进行读写,实用性不强。考虑到物理方法所隐含的缺陷,专家学者们又提出了基于密码加密机制的通信协议,比如Sarma、Engels等人提出的Hash-Lock协议[9],Weis等人提出的随机化Hash-Lock协议,Henrici等提出的哈希ID变化协议,薛佳楣等人设计的RFID反追踪安全机制等等,其他的关于加密机制的认证方案可查询文献。以上这些安全协议数量众多,但却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缺陷,不能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要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