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纺织产业链(以服装用纺织制造为例)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业截至2019年11月有18305家企业单位,其中存在大量中小规模企业。数量是动态的,仅供参考,但由此可以挖掘出纺织产业的组成特点:集中度不强,市场极度分散。
根据华兴资本此前整理的一份数据:
在纱线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如百隆东方、华孚时尚2018年的纱线营业收入分别约57.3亿元和72.2亿元,市占率均不足1%;
在坯布生产领域,头部公司魏桥纺织2018年的坯布营业收入约60亿元,在万亿级的坯布市场中,市占率同样不足1%;
在印染领域,国内印染布产能最高的江苏盛虹集团和航民股份仅占全国总产能的约4%和2%;
在服装制造领域,市场上大约有40万家服装制造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厂家数量占比仅约5%,且位于龙头的申洲国际,2018年公司年营收占市场总额依然不足1%。
老问题与新麻烦同时涌现,纺织企业面临生死大考
老问题指的是行业本身的短板,新麻烦指的是日益变化的产业环境。
如上所述,纺织行业市场高度分散,大大小小的工厂各自为营,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也低,整个行业一定程度上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能协同能力。
如今让老问题暴露更明显的,是产业环境的变化。
首先是市场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纺织业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在增量时代中小纺织企业通过人海战术,尽管使用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还是能够获得大量盈利。但随着下游需求的疲软,粗放式的经营方法在存量时代很难行得通了,中小企业供大于求、积压库存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是个性化需求开始涌现,小单快反成为趋势。来自需求端的变化往往带给供给侧巨大的压力。根据行业披露,近年来中小纺织企业万米以上订单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几百米的订单数量却迅猛上升,传统先生产后销售的运作模式存在缺陷,需求端给企业提出了柔性生产、快速生产的挑战。
再次是成本飙升的问题。传统纺织企业以劳动力密集为特色,早期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帮助获得了业绩增长,但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难、招工难的情况,纺织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越来越大。
以及国际环境正在影响纺织品的出口外贸。排除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以外,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出口优惠政策的影响,一些盈利不高的中低端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在所难免,同时东南亚、南亚也在加大从国内争抢市场份额的力度,部分下游订单开始外流。再由于今年疫情的冲击,全球对纺服及棉织品的需求正在下滑,纺织订单的增长开始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