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EMC,EMI设计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的影响分析,安装孔: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EMC,EMI设计相关技术文章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的影响分析
我们都知道信号线与回路的环路面积对电路EMC特性影响很大,理论上环路面积越大,信号的天线效应越明显,EMC特性也越差。其实除了环路面积,电路设计中另一指标对EMC特性的影响还更大。下面通过实验演示给大家介绍。
试验示范
图一 印制电路板配置
实验演示包括印刷电路板上的两种配置: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图一)。两条线的长度L= 100毫米。共面带状线:Ws(信号线宽) = Wg(地线宽) =0.5毫米。两条走线之间的距离d = 0.5 mm。微带线:Ws (信号线宽)= 0.5mm。微带线下方的接地平面宽度为Wg= 26 mm。介质高度为h = 1.5mm。铜厚度为35微米,FR4板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 4.7。图二为演示demo板:
图二 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的测试样板
图三为实际测试布置。测试板上两线路一端接SMA 50Ω负载。线路另一端的用1m长的编织同轴电缆线连接到Rigol DSA815频谱分析仪的信号输出口。信号输出口产生在30-100MHz的频率范围内100dbuv(100mv)的信号。两线路中差模电流Idm=100mV/50Ω=2mA。使用电流探头检测同轴线缆上的共模电流Icm。电流探头连接到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频谱分析仪设置最大保持记录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上的共模能量。
图三 共面带状线和微带线共模电流测试布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高频信号电流的环路面积。对于共面带状线,信号电流环路面积近似L×d = 100 mm×0.5 mm = 50 mm2。微带线的信号回路面积是L×h = 100mm×1.5mm =150 mm2。在我们的实验演示中,微带线比共面带状线的电流环路面积大3倍。在高频(》 MHz),信号回流会走路最低阻抗径,也是最小电感的路径,通常这条路径也是最小环路面积的路径。电流会尽可能靠近输出电流的路径返回。在微带线的情况下,大部分返回电流直接在信号线下方的地平面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