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通信网络相关信息,接下来我将从5G毫米波与毫米波医疗作用分析,【牛车实验室】趣味解读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的\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通信网络相关技术文章5G毫米波与毫米波医疗作用分析
毫米波是5G核心技术之一,不仅因为毫米波有大量的空闲频段可供使用,还因为毫米波的指向性好、波束窄从而为大规模MIMO提供了可能。当然毫米波的传输距离会变得更短,也即基站的数量需要更多才能实现全面覆盖。
移动通信从一开始,人们就对基站天线和手机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充满了恐惧,认为对人体存在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至此,我们渐渐开启了5G毫米波与毫米波医疗作用之间的脑洞
一、毫米波定义及频段的选择
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10mm(频率30-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显然,毫米波通信更接近光通信,与光通信属性基本相同,即频率高、波长短,以直射方式传播,同时波束窄,具有良好的方向性,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等光通信特点。
国际电信联盟ITU为了推进全球5G毫米波频段的研究和协调一致,为2019 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专设了1.13议题,针对24.25GHz~86GHz 频段范围的11个候选频段开展研究。重点研究这些频段5G系统与同、邻频多种无线电业务的兼容共存分析。
2018年1月17日至28日,国际电信联盟5G 毫米波特设工作组第四次协调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从此次会议情况来看,26GHz(24.25GHz~27.5GHz)与40GHz(37GHz~43.5GHz)频段毫无疑问是所有候选频段中最受关注的频段,全球半数以上的研究报告集中在这些频段。此外,70GHz、80GHz也逐渐受到重视,各国投入研究力度有所增加。相比之下,32GHz(31.8GHz~33.4GHz)等频段受到冷落,参与讨论的专家人数相对较少。
而有关毫米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前苏联首先将毫米波用于医疗。目前认为毫米波通过与人体组织内粒子发生谐振产生生物学效应与治疗作用,故毫米波疗法又称为微波谐振疗法或毫米波谐振疗法。
多数毫米波治疗仪输出波长8.3-8mm、频率36-37.5GHz的毫米波,少数治疗仪可输出7.11mm(42.19GHz)、5.6mm(53.53GHz)、4.96mm(60.48GHz)毫米波。一般治疗仪的输出功率密度为10mW/ cm²,少数功率密度稍大。个别型号治疗仪的输出喇叭口特别小,功率密度高达400mW/ c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