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五年级之前,我所在的小山村只有村头一个小水电站通过220V的电压向整村供电。
现在估算一下,在丰水季节,小水电站大概水的流量是1立方米/s,落差大概是30m左右。
发电机的功率P=9.81×Q水×H水×η(kW)。
以80%效率来计算,大概功率P=9.81*1*20=196kW。
全村大概300户人,每户大概能分得几百W的功率。
可能在丰水季节,勉强能满足全村人的照明要求。
但是在枯水季节,离水电站不远的小学勉强能点亮教室的几盏昏暗的白炽灯。
更远一点的村民家里的白炽灯,只能点亮微弱的跟点燃木炭一样的灯丝。
水电站输出功率远远不够,加上线路的损耗,入户的电压就远远不够220V的额定电压。
大量村民为了满足自己照明,甚至是观看《封神榜》等电视连续剧的需求,使用了调压器,稳压器等。
使得电网的电压沿着几千米的电线迅速下降。
以我的经验来看,出现忽亮忽暗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水电站输出的电压不够、电网设计不合理、以及使用大量调压器,稳压器。
白炽灯不是工作在220V额定电压下,而是远低于额定电压,记得小时候量电网电压能达到180V能带动电视机,就认为非常不错了。
在这样的电压下,火炽灯的照度和电压满足以下的曲线关系。
电压达到一定值,白炽灯的发光才能达到饱和区,在这一区域,电压的细微波动对照度影响不大。
在这一电压之下,白炽灯工作在类似线性的区域,虽然白炽灯能发光,但是电压的细微波动都能引起照度的强烈变化,产生忽明忽暗的现象。
而由于白炽灯发光效率比较低,需要比较按近额定电压值才能进入饱和区。
由于由于其它户大量使用调压器,当其它户在开关白炽灯等电器时,会引起主干线路上比较大电流变化,由于主干线路使用的导线线径也比较细,导线电阻比较大,导致入户电压比较大变化,而又因为火炽灯工作在线性区,电压的变化导致了照度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忽明忽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