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不鼓肚就是好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首先,电容出现鼓肚,说明它已经损坏或者存在不良,但是不鼓肚并不代表电容一定不存在问题。首先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电容鼓肚,以及造成这种想象的原因。
电容“鼓肚”是什么原因
电容“鼓肚”实际上是从外观能够观察到的,电容体积变大、发胀,所以用“鼓肚”来形容是非常确切的。那么电容为什么会出现“鼓肚”现象呢?了解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电解电容的内部结构。
电解电容也叫做“铝电解电容”,是因为其内部的电极是由铝箔制作而成的。在电解电容的内部,由铝箔卷绕而成,并在正负电极铝箔之间隔有浸入了电解液的纸作为介质,之所以被称作电解电容,就是因为电解液的存在。虽然电解电容内的电解液含量非常少,但是作为液体,在温度升高时就会被汽化。为了防止电容内部的电解液汽化时产生的压力使电容“爆炸”,通常会在外壳上制作防爆压痕。
防爆压痕通常会制作在电容的顶端,有压痕的位置会使外壳的厚度减小,这样在电容内部压力过大时,首先会使压痕的位置破坏,从而释放压力,这样能够在电容外部看到的想象就是“鼓肚”。造成电容“鼓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使用环境的温度过高、长时间工作在临界电压等等,这种情况一般会使电容顶端有轻微的鼓胀。
这种轻微鼓胀的情况只是内部的压力过高,但是还没有高到爆破的程度。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鼓胀现象,甚至已经有电解液漏出,那就说明电容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或者因为电容的参数,比如耐压、温度等选择的不合适。电容出现“鼓肚”现象时,往往会造成容量的下降或者其他性能的不良。出现这种现象时,应及时更换。
没有出现“鼓肚”的电解电容一定是好的吗
出现“鼓肚”的电解电容,往往会出现容量等性能方面的下降,需要及时更换,但是外观完好的电解电容一定没有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容出现“鼓肚”是其内部有了过高的压力,如果没有“鼓肚”,只能代表其内部的压力还没有达到能够撑开外壳的程度。即使电容在正常使用时,也可能会因为其本身的性能问题,造成一定的性能下降,比如容量降低什么完全没有容量。所以,从外观判断电容的好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这并不是唯一判断电容好坏的依据。
电解电容的用途很多,比较常用的,尤其是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是作为电源滤波使用的。如果电容的容量降低或者完全没有了容量,就会造成电源滤波不良,输出纹波增大、输出电压偏低等想象。出现这种问题时,应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容的容量,判断与标称容量的差别,如果差别较大,应即使更换。
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容量
万用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是很多电工电子行业的从业人员必备的。现在也有很多的万用表具备电容测量功能。虽然电容测量功能作为万用表的辅助功能,其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也足以判断电容的好坏与否。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容量时,应将电容从电路板上拆下,并且进行放电才可测量。使用万用表电容档测量其容量值,对比测量值与标称值的差别。由于大多数电解电容的标称容量误差在20%,如果测量值超过标称容量的误差范围,应及时更换。
所以,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不“鼓肚”,并不代表电容一定是好的,应结合仪表测量判断。